青春是一個充滿激情和活力的時期,每個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有的人選擇安逸和舒適,有的人則選擇奮斗和拼搏。
洪榮渲,是冶金地質福建巖土廈門分公司的一名勘察技術員,十七年的一線工作生涯,他用奮斗和汗水,書寫著屬于他的青春篇章。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勇往直前、迎難而上的精神,這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品質。讓我們一起走進洪榮渲的故事,欣賞他用奮斗書寫青春的美麗畫卷。
先把責任扛肩頭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責任重于泰山”,責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人在成長的路上,是敢于承擔責任還是習慣逃避責任,其人生一定是兩個走向。而洪榮渲就是那個敢于承擔責任的人。
2009到2012年間,廈門分公司有一個征地拆遷的市政項目,難度很大。在項目進展的過程中總是遇到各種棘手問題,當時公司所有的技術人員都參與過這個項目,最后由于各種原因都撤出了,在沒有人愿意接手這個項目的關鍵時刻,分公司領導做了個大膽的決定:讓洪榮渲獨自一人來承擔此項目。
這個項目復雜之處是不僅要管好技術上的事,還要配合建設單位去搞定青苗賠償的事。其實,那時候的洪榮渲勘察報告都還不會寫,技術水平也是“菜鳥”級別,不過好在他一直跟在項目上,對這個項目熟悉,于是他就硬扛著去做,邊學邊做。洪榮渲說,在協調青苗賠償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和青苗主人爭吵起來,如果碰到脾氣不好的還會被驅趕,但洪榮渲唯一的想法就是解決問題,能不吵則不吵,他耐心溝通,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碰到溝通特別困難的再找村里干部幫忙,基本是想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最后把青苗賠償的事逐一解決,項目順利開展了起來。
洪榮渲說,只要先把責任扛起來,不懂的就多跟前輩們學,越是這種有難度的、問題多的工地,學到的東西才更多,成長的速度才更快。
慢慢地,洪榮渲養成了“扛”的習慣。作為一位青年黨員,洪榮渲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期間,分公司支部要開展“黨員先鋒示范崗”和“黨員突擊隊”創建活動,洪榮渲第一個就報名了“黨員先鋒示范崗”。他說,現在工程領域市場正處于低谷期,他想通過個人的實際行動給更多的人帶去一種激勵。參加工作以來,洪榮渲獨立或參與完成的勘察項目近百個,個個都能保質保量完成。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從不挑選項目,無論項目大小,簡單或復雜,只要領導安排下來,他都盡心盡責去做,有時還身兼數個項目。無論項目現場條件多復雜,或是存在未征地、場地未平整等不利施工的問題,亦或是一個項目需要多次進場,他都不畏懼不退縮,不厭其煩地與多方進行溝通,任勞任怨地加班修改工程方案,不計個人得失地去安排各項工作,最終都能出色地交上滿意的答卷,得到領導和業主的認可。
洪榮渲目前黨齡十年,已連續八年被評為公司“先進工作者”,2020年因工作表現突出被二局授予“質量管理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迎難而上干工作
剛畢業那會兒,洪榮渲被分公司派到龍巖做一個高速公路的勘察項目。這個差點讓他“掛”了的項目,嚇退了他的同事卻沒嚇倒他,反而還讓他覺得勘察人有這樣的人生經歷才有人生畫卷中精彩的一筆。
據洪榮渲回憶,這個項目的勘測點大部分都分布在偏僻的山林、村莊中,而且點位間距遠,技術員都需要騎著摩托車在不同點位間多次往返。遇到有些位置車騎不到,下車后還要徒步走山路,遇到好天氣還行,有時候下點小雨,還摔得一身泥,每天收工天都黑了,經常累到隨便吃點飯洗洗倒頭就睡。記得有一次,前面幾個點位走得太累了,去下個點位時為了少走路,洪榮渲和他同事硬著頭皮騎了一段山路,上去的時候很順利,完成任務后往回騎時,一不留神,他的車輪碰到一塊石頭,方向一偏,洪榮渲連人帶車就從山坡往下滾,到半山坡幸好被一些樹藤掛住了,有驚無險。幾分鐘后,才緩過神來叫人施救,等被拉上來后,洪榮渲一看他和車都沒事,于是拍拍塵土繼續趕路。沒想到這件事之后,把他同事嚇到了,最后同事說什么也要離開,洪榮渲繼續留下來把工作做完。
洪榮渲說,還有一個項目難就難在只有他一個人,其他的還好說,就是到測量放樣的時候很頭痛。當時的測量設備沒有現在這么先進,是那種老式的全站儀,有個大箱子,兩個笨重的腳架,而且工地又遠,又沒有車,只能坐公交車,每次上下車都是又拖又拽,下了公交車,還要背著儀器走半小時,一趟下來手和肩都是酸痛的。但這還不算完,要命的是他又要當觀測者,又要當后視這邊拿鏡的人,測個數據要來回地跑。記得有一個水閘的點離控制點很遠,為了把點引到場地,就花了一天的時間,重復地在那跑啊跑,最后數據還是被他精準地給跑下來了。洪榮渲說,在剛畢業的那幾年里,他都專心地做著每一個項目,不怕遇到問題,遇到困難就迎難而上,慢慢地他成長起來了,技術成熟了,思想也進步了,還主動寫了入黨申請,黨支部也很認可,很快同意了他的入黨申請。
再來,洪榮渲遇到相對好做的項目,覺得都是簡單的事兒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分公司領導覺得有困難的項目,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洪榮渲。
將心比心帶徒弟
分公司近幾年陸續招了一些新人,分公司領導認為洪榮渲雖然年輕,沒有老同志有足夠多的經驗進行傳幫帶,但是洪榮渲身上的那種時刻都保有的奮斗姿態和強烈的責任感讓領導很認可,于是就試著安排給他帶一個。
洪榮渲深知帶徒弟的事兒關系到分公司長遠的發展,算是個大事兒,帶好了分公司會再多一員干將,如果稍不留神,哪里出了偏差,那很可能就會流失人員。
帶著這種責任和壓力,洪榮渲帶著他的徒弟開始做項目,先從一個拆除重建的項目開始,這個項目存在征地拆遷問題,跟他早些年做的那個市政項目很類似,需要溝通協調的事很多。剛開始,他的這個徒弟很排斥這個項目,情緒低落,工作態度也不好。洪榮渲看出問題癥結后,就耐心開導他,將心比心地給他徒弟講述他的經歷,竭盡所能教他,鼓勵他多學習,告訴他這種項目才最鍛煉人。
思想的關節打通了。為了讓徒弟很快成長起來,洪榮渲開始鼓勵他寫勘察報告,讓他不懂就問,等徒弟寫完報告,洪榮渲再從頭到尾給他修改,修改過程中把問題告訴他,其實這個過程比洪榮渲自己寫還慢還辛苦。很快,他的這個徒弟開竅了,做事的態度也越來越認真負責,現在很多問題自己就能解決了,業主這邊給的評價也非常不錯。
2024年,洪榮渲又陸續負責完成了“日用陶瓷及其它工藝品制造項目邊坡工程”“智能集成管理項目”“何厝幼兒園項目”“湖里區下忠宮廟建設項目”“華最工業園”“龍海中心糧庫平房倉倉芯土變形檢測”等多個重要項目。
正值青春的洪榮渲用奮斗書寫著他的青春畫卷,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獻給了巖土勘察。洪榮渲的故事,不僅是他的故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在這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每個人都是奮斗者,每個崗位都有奮斗的故事。而正是這些身處普通崗位的奮斗者,共同筑起了我們美麗的家園。(作者:尚文娟)